2020東京奧運終於在7月23日開幕了,它讓我想起幾次到日本的經歷,作為中國一衣帶水的近鄰,我一直對日本這個亞洲國家予以非常的關注,我們從這個國家的起落興衰,可以得到教訓和借鑒。 從上海出發,到日本僅二個多小時的航程。以前,我曾經多次從美國到中國,經過日本,但總是匆匆而過,為了生計疲於奔波,沒有閒情逸致去遊山玩水,而這次,我可以對這個國家細細觀看,從城市到鄉村,看日本何以能夠從一個彈丸之地成為一個經濟大國的。 到日本,這個地球上最東邊的國家,可以第一個看到太陽升起,難怪日本將其國名解釋為“日出之國”。日本的歷史從舊石器時期開始,經歷了漫長的變遷,其中包括繩文時代至今日的令和時代共十六個時代。日本政體為君主立憲制,三權分立,天皇僅是國家象徵。日本面積僅37.8萬平方公里(與中國雲南省面積相等),由本州、北海道、四國、九州四個大島組成。日本人口大約為1.26億,日本的人類歷史,可以追溯到3萬年至10萬年前左右。日本人種的來源,主要有自中西伯利亞的通古斯河一帶遷移來的通古斯人,北海道的原住民(屬於蒙古人種),還有南方渡海而來的馬來人,以及鄰近日本而去的中國人和朝鮮人,這些人經過上萬年的融合,形成了大和民族,亦即日本人。 日本的國旗是太陽旗(中國人稱為“膏藥旗”),傳說日本是太陽神所創造,所以乙太陽為國旗,它的白底象徵純潔,紅日象徵忠誠。日本沒有國徽,我們經常看到的十六瓣八重表菊紋是日本皇室的族徽,目前用來代作國徽之用。日本國歌是“君之代”,其歌詞只有18個字:“吾皇盛世兮,千秋萬代;砂礫成岩兮,遍生青苔。”歌的意思是天皇統治千秋萬代,直到小沙變成巨岩,巨岩上生滿青苔。日本的國歌可能是世界上最短的國歌。日本的語言為日本語,但日本的文字來源於中國的漢字。大約在西元900年左右,日本才創造了48個平假名和48個片假名,並且夾雜中國的漢字和西方的外來語。在此之前,日本完全使用漢字書寫,包括日本最早的史書《古事記》和《日本書記》都是用漢字寫成。 日本由本州、四國、九州、北海道四個大島組成,全國的行政結構分為1都(東京都)、1道(北海道)、2府(京都府和大阪府)、43縣共47個平等的一級單位,由中央政府直接管轄,但這些單位各擁自治權。中央政府各行政部門稱為“省”,都道府縣的行政部門稱為“廳”,首長稱為“知事”。每個都道府縣下設若干個市、町(鎮)、村。其辦事機構稱為“役所”,首長稱為“市長”、“町長”、“村長”。 我曾經與許多日本人打過交道,記得是1983年我在洛杉磯第一次收到一個日本人給我名片,上面印的漢字頭銜是“株式會社”的“代表取締役”,當時看得一頭霧水,這“取締”二字的中文意思是勒令取消,我以為他是做警務工作的,差點弄出笑話。後來才知道,日文的“株式”即股票的意思,“株式會社”即股份有限公司。日本公司的董事稱為“取締役”,董事長稱為“代表取締役”,總經理稱為“取締役社長”。看了這些解釋之後,希望還不瞭解日本公司及負責人稱謂的朋友,不要再發生我以前曾經有過的誤會。 •古代中日交流:清朝駐日參贊黃遵憲有一首詩:“避秦男女渡三千,海外蓬沄別有天。鏡璽永傳笠縫殿,倘疑世系出神仙”,這是講秦(西元前219年)徐福東渡日本,“發童男女數千,入海求仙道”,為秦始皇尋找長生不老之藥。同時徐福為日本帶去了古代中國的漢字、中草藥、農耕、水稻種植等文化和技術。 中國人都知道到日本的唐朝僧人鑒真和尚,他是揚州大明寺的主持,西元733年日本僧人邀請鑒真去日傳戒,鑒真和他的弟子開始了十年之內的六次東渡。鑒真和尚62歲時雙目失明,但他東渡弘法之志從未動搖。西元753年他率弟子40余人第六次到日本,受到日本僧俗的歡迎。此後鑒真在日本弘法十年,天皇贈賜鑒真“大僧都”一職,統領日本所有的僧侶,鑒真對日本文化和佛教的貢獻重大。日本人評價鑒真:“禪光耀百倍,戒月照千鄉”,鑒真76歲在日本唐招提寺圓寂。 還有一個唐朝的詩人晁衡,後來我才知道他是地地道道的日本人,晁衡的日本名字叫阿倍仲麻呂。他是日本奈良時代的遣唐留學生之一,因欽慕中國文化而留在中國。晁衡通過科舉而中進士,官至左散騎常侍安南都護。他和詩人李白、王維等交往,友情甚篤,晁衡回日本時,作了一首《銜命還國作》的詩:“銜命將辭國,非才忝侍臣。天中戀明主,海外憶慈親。奏違金闕,騑驂去玉津。蓬萊鄉路遠,若木故園林。西望懷恩日,東歸感義辰。平生一寶劍,留贈結交人。” •富士山:富士山是日本的主要景點。“富士”是日本少數民族的語言,意為永生。富士山高3776米,在東京西南方80公里處,地跨靜岡和山梨兩縣,是日本的最高峰。富士山是日本的象徵,被日本稱為“聖山”。富士山作為圖案印在一千日元紙幣的背面,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一萬日元紙幣的正面,印的頭像就是鼓吹新思想推動明治維新的福澤諭吉先生。 •東京: 東京是日本的首都,是世界四個世界級的國際大都市之一。東京人口眾多,高樓林立,物價昂貴,我主要逛了銀座、淺草、上野……到處車水馬龍,霓虹閃爍,說實在話,轉了幾圈,只有一句話:熱鬧得令人頭暈目眩,讓我只想早早離開東京,到日本鄉野去看青山綠水。 •京都:京都是日本人的精神故鄉,是日本文化的源點,京都被稱爲“千年古都”,是因為從794年起至睦仁天皇1868年遷都到東京的一千多年間,京都一直是日本的首都。京都的日本皇室居所在千代田,遊客只能在皇居東御苑和北之丸公園隔著護城河觀看。 京都有許多歷史和文化遺産,包括神社,如:靖國神社、上賀茂神社、下鴨神社、宇治上神社等、京都還有許多佛閣等建築物,如:清水寺、二條城、金閣寺、銀閣寺、醍醐寺、平等院鳳凰堂等等。京都的清水寺和金閣寺值得一遊,清水寺的本堂是日本的國寶,而金閣寺因外牆以金箔裝飾得名,其樓影倒映在鏡湖池中的景觀美不可言。幕府將軍足利義政模仿鹿苑寺的金閣建造了銀閣。金閣、銀閣、飛雲閣稱爲“京都三閣”。 •靖國神社:靖國神社在京都,“靖國”二字出自《左傳》的“吾以靖國也”,即爲我為了國家安定之意。靖國神社的前身是東京招魂社。1853年美國佩里准將要求日本開放港口,日本形成了主和主戰兩大對立派,在反對幕府的過程中很多人死在幕府手裏,後來由明治天皇下令爲恢複天皇權力而亡的軍人而建立的招魂社。1879年,東京招魂社改名爲靖國神社。靖國神社在日本東京都千代田區九段北,神社內安放的是自德川幕府時期以來爲日本戰死的軍人及軍屬的牌位。 東京、京都、大阪、奈良、名古屋……日本人所表現的守法,嚴謹,安靜,禮貌,細緻,乾淨,給我留下了十分美好的印象。 日本文化有三道,即“書道”、“花道”、“茶道”,我到日本,對於這三道特別注視,這三道都源自於中國,但是,千年之後,我很感嘆,那是因為日本人在這些方面做到了極致,真可謂“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日本書道:日本的書道,古代稱為“入木道”,大概古代將字寫在木板上,墨水入木三分,因此寫字有“入木道”之說。日本在西元900年前沒有自己的文字,中國在漢朝時開始與日本有往來,因此中國文化,包括中國文字傳入日本,日本人用中國傳來的漢字和毛筆進行書寫,中國的書法也因此在日本展開。我覺得日本的“書道”比“書法”用字更好,因為“法”是法度或規則,而“道”則有行為和哲理之意,包括修身、養性和悟道。日本將書寫升華為一個人的道行,就如中國人說的“字如其人”一樣,所以我認為將“書法”稱為“書道”更為貼切。 •日本花道:日本的花道世界馳名,我在名古屋看過“寶山流派”的景花作品,並在京都知道日本的插花藝術是從中國傳授過去的。大約在隋朝時,日本天皇派特使小野妹子到中國親善訪問,他帶了很多中國的文化藝術品以及園藝技法回日本。小野是出家人,他在京都的頂法寺辦了日本第一個插花學校,名為“池坊”,池坊至今開辦,現在已傳到第四十五代的池坊專永先生。日本的花道,是一種表達個人感情的創作,插花已提升到花藝的高度,並且發展出“嵯峨流”,“松圓流”以及“小原流”等等不同的插花流派,將花藝和人的關係,發揮到了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 •日本茶道:在日本,我曾經與日本朋友在一起奉茶,稱為“茶道”,感覺在情緒、思維、心靈和身體上得到了平靜、陶冶和恬休。日本的茶道是爲客人奉茶的,一種行禮如義的待客之道,是一種以品茶方式將文化、倫理和美學熔爲一爐。日本的茶道分爲抹茶道與煎茶道兩種,茶道講究"四規"和"七則",茶道還講究場所,即有雅號的茶室。茶室有廣間和小間之分,茶室的中間有一個小桌,桌上有炭爐和茶具。茶道按規定的程式點茶、沖茶、 獻茶。客人也要按規定的方式接茶,致謝,贊美。飲茶完畢,客人離開時向主人跪拜告別,主人則跪拜相送。 •日本歌舞伎:看到“歌舞伎” 這三字,首先對字義作一個解釋,這三字是漢字的翻譯,“歌舞”二字不用解釋,“伎”是技巧的意思,“歌舞伎”在日語裡的意思是“傾斜”的歌舞動作。歌舞伎是日本民族獨有的一種戲劇,它是西元1600年由巫女阿國創造的歌舞,歌舞伎的演員全部是男性,沒有女子,演員的服裝華麗,臉部化成濃妝,佈景優美。歌舞伎表演的主題基本上有兩種:一是描寫百姓的日常生活,另外是演繹貴族和武士的生活。通過歌舞表演來表現借古喻今的歷史和人物、歌頌愛情、宣揚忠孝仁義道德等等。 •浮世繪:“浮世繪”是日本民族非常獨特的風俗畫或版畫,它的創始人是菱川師宣。“浮世繪”是十七世紀江戶時代描繪人們日常生活的繪畫,題材有社會、時事、戰爭、戀愛、掌故、戲曲和山水風景等等。“浮世繪”的意思,必須從佛教的用語中瞭解,“浮世”指人的生死輪迴和人世的虛無縹緲,而在日語中“浮世”還包含著風情和荒唐的意思,這樣我們就理解為什麼日本這一獨特的畫稱為“浮世繪” 。“浮世繪”分為“肉筆浮世繪”和“版畫浮世繪”二種。“版畫“不用解釋,“肉筆”即手繪之意。“浮世繪”木刻有兩種形式:一是“繪本”,就是插圖畫本;二是“一枚繪”,就是單幅的木刻。“浮世繪”聞名世界,對西方畫家有深刻的影響,我們從梵古等人的作品中可以看到“浮世繪”的影子。 •相撲:相撲是日本的國技,是兩個力士角力的一種格鬥競技,相撲在西元七世紀於日本流行,作為悠久的國技,深受日本人的喜愛,可以說不懂相撲就無法真正瞭解日本的文化。日本每年舉辦6次相撲大賽,每次15天,比賽分東西兩大陣營,雙方各15人。相撲運動員分為十個等級,最高段是橫綱,以下是大關、關肋、小結、前頭、十兩、幕下、三段目、序二段、序之口。十兩以上稱為力士也就是職業的相撲手。相撲比賽是在一塊距地約1米高的土表上角力,圓形土表的直徑為4.55米,沙土四周用稻草捆紮圍成。賽臺上有一位裁判稱為“行司”,穿傳統的日本袍子,頭戴高帽,手拿禮扇,行司負責勝負的判定。比賽時,雙方只能推、抱、摔,角力雙方的一方將對手扳倒或推出土表外即爲勝者。相撲力士體重在110一150公斤左右,不以體重分等級。比賽開始,相撲手先要舉起雙手,表示沒有武器,還要漱口、擦身、並抓鹽撤在臺上;表示尊重對方;然後相距70釐米蹲下,再站起來運氣,可反復幾次。整個比賽過程很快,一個回合大概在30秒到1分鍾左右。 •庭院:日本的園林體現了大和民族的雅緻、寧靜、嚴謹、細緻、一絲不苟的態度和做事方法。如果一件小事情能夠做到認真和極緻,會讓人讚歎不已,日本的庭院就是這種一看難忘的景緻。日本的園林清幽恬靜,凝練素雅,而且名目繁多,庭院的造景分為築山庭、枯山水、池泉園等十幾種庭院格式。日本的“茶庭”小巧精緻,清雅素潔,體現了茶道講究的和寂清靜這樣一種境界。日本由於土地面積的限制,一般庭院都比較小,因此在相當有限的空間內,需要匠心獨特地設計佈局,狹小的空間要造出深山幽谷之境,假山池塘,奇花異草,卉葉點綴,沒有濃豔的色彩,庭院內的花草修整得乾淨整潔,秀美絢麗,體現出天人合一的寂靜空靈之感。 到日本,其實我對旅遊興趣不大,而對日本的崛起更有興趣。同為亞洲人的中國與日本僅一水之隔,中國歷史比日本悠久,中國文化自古傳入日本,極大地影響了日本的政治、經濟和文化。 中國地大物博,人口眾多,無論從哪一方面講,中國應該比日本發展得更早更快更好。 但是,事實是從十七世紀開始,無論在哪一方面,日本都超過了中國(除了2010年中國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日本通過“明治維新”,使這個在國土、人口、資源各個方面都遠遠不如中國的小國,從十九世紀末到二十世紀初,在短短的幾十年時間裡迅速崛起,發展成為一個經濟發達的世界強國。 但是,非常不幸,日本在上世紀四十年代憑藉其日益強盛的國力,軍國主義抬頭,為了擴張和掠奪,成了一個瘋狂的法西斯國家,日本對東南亞,對中國的侵略造犯下了滔天罪行,給這些國家成了巨大的災難和痛苦。 作惡多端必自斃,日本遭到了二顆原子彈的報復,成為世界上唯一被原子彈轟炸的國家。日本最後無條件投降,這時的日本已經一片廢墟。 但是,日本民族並沒有因此一蹶不振,而是埋頭建設,用了二十多年的時間,創造出令世人驚嘆的經濟奇蹟。
© 維加斯新聞網和維加斯新聞報版權所有,轉載必究 隱私權政策 All Rights Reserved. ©2018 lvcnn.com Software ©2018 Las Vegas Chinese News Network Co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