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城市新闻 繁体  
逻辑商业地产

华人来美的百年沧桑!

<名家论坛>

2019年01月19日   维加斯新闻报
*文:佳湘

           据统计全球各国总人口为七十亿,中国人口有十四亿。也就是说中国人占全球人口的五分之一:那么全球每五个人之中就有一个中国人。中国地大物博,历史悠久,人丁兴旺,真的是: 大哉中华!美哉中华!
        中国人移居海外各地的人数总合,已经接近六千万了!其中居住在印度尼西亚的中国人为最多,已超过了一千万。在新加坡的华人虽然仅有二百七十九万,但却占该国人口总数的百分之七十四。在美国的华人总数,依2015年的统计为四百五十二万,以纽约、旧金山和洛杉矶三个城市为最多。仅纽约一地就有八十万华人。
     
        华人来美打工和求学的历史悠久,有记载可查,而且轰轰烈烈成批的共有二次:
        第一次:
大约在一百五十年前,即1863年美国要打通东西二岸交通,建设一条横贯大陆的铁路。当年若是乘大蓬车由东海岸到达西海岸约需半年:但若是铁路建成仅需一周。贯穿全国交通及中西部的大开发势在必行。当年美国内战结束不久,林肯总统批准了筑路方案,由东西二个公司分别承建。在加州的向东筑路的公司是中央太平洋公司,老板是:Leland Stanford.也就是现今世界名校斯坦大学的创办人。当时最大的困难是找不到足够的筑路工人,免强召集到了八百人,与需要的人数相差太远,在无奈的情况下第一次在当地雇用了五十名华工。见到这些瘦小,还留着辫子不说英文的中国工人,真的没有信心,可是上工之后这些中国工人,表现惊人,不但体力十足,而且很有耐力。于是不断的加雇,到后来干脆派人到中国广东去招工。在筑路高峰时期共有一万五千余名施工队,其中中国工人为绝大多数,约有一万一千余人。因此、华工对美国早年的铁路修建,确实有非凡的贡献。无怪乎数年前有一次儿子大学同学来访,进门第一句就说:谢谢你帮我们修建了铁路!这当然是一句玩笑,没有一点恶意。儿子在美国出生成长,体形高大,读高中时还是美式足球校队的成员,好朋友都称他为:「大老中」(Big China), 如同我们常说「老美」一样,很有亲切感。
        第二次:是大约一百四十年前清朝晚期。由于不断受到列强船坚炮利的欺凌,不得不改革图强。曾国藩和李鸿章联名上奏,请求选派学童去西方学习科技,同治皇帝批准派一百二十名十二至十五岁的男童,共分四批送往美国学习理工。由耶鲁毕业生容闳带往。这些学童抵达康州之后,被分配到美国家庭中寄宿,先读当地学校,然后升入耶鲁。清廷为照顾这些学童,还在康州的首府哈德福(Hartford) 买下了一幢房产,供学童周末集合,学习中文和读「圣训」,并核查学业的进度。这些学童的学习成绩进展惊人。可惜的是除了理工学科之外,他们如泥牛入江,把西方的生活习惯,政治理念、以至宗教信仰等照单全收,学童不久全盘西化,有的甚至把辫子都剪掉了。剪辫子可不是事小,那是对大清朝不忠的表现,有人打了小报告,这还了得!花钱陪养一群洋奴,即刻下令召回。可惜这群仍在就学的学童,仓促返回。虽然各有所长,但不是科举出身,又是半中半西,没有立刻得到重用。不过后来也是英才辈出。民国政府第一任国务总理唐绍仪、中国自建的京张铁路和车厢间的挂勾发明人詹天佑,都是学童中的最负盛名者。带队人容闳是早期赴美留学的先驱。现今纽约市曼哈顿中国城有一所「容闳小学」,就是为了纪念他以他的名字命名。
        中国来美求学的,从未间断,尤其是改革开放之后,中国来美读书的总数,每年都保持在三十五万至三十六万之间,全球第一!各州立大学,贵族学院,以至长春藤名校都有众多的中国学生。仅哈佛就有五百多名,耶鲁也有七百多位。除了返回报效祖国建设之外,留在美国落地生根的也为数不少。常听到的杰作人物有:当部长的赵小兰、担任过州长和大使的有骆家辉、纽约地区选出的联邦众议员孟昭文、曾当选加州民选市长的李琬若、世界著名刑侦专家李昌钰、大琴家马友友,亿万富豪熊猫快餐连锁老板程正昌...等。其他学有专长的专业人士:教授,律师,医师,会计师,工程师等,更是不可盛数。而最显著的进展是,许多华人都当上店铺和企业的老板,不再受雇于人,并且许多体力劳动工作,都雇用了其他族裔来帮忙,华人的地位已经提级了。
        美国地大人稀,纽约港口的自由女神铜像面向大海,欢迎世界各地勤奋的民众前来开发。这个新兴的移民国家,希望不同肤色的人民带来不同的风俗和文化,兼容并蓄,融汇成统一又独特的新文明。因此多年来,美国自称为「大融炉」或「融化锅」(melting pot): 可是近年来这个概念已有改变,新的理念是:希望各地来的不同种族和不同的文化移民,各自保持原来的特质,如同是一个大的「沙拉盆」(salad bowl):绿色的生菜、红色的番茄、紫色的洋葱、黑色的橄榄...等。聚合在一起,各呈原本的自我,而又能和谐共处!
        我们这些在美华人当然是沙拉盆中的重要成份,而又有双重的基因,既中又美,自然成为两大国之间最佳的桥梁。我个人认为,我们肩上负著三项重任:
        第一,既是沙拉中的成份,就应奉献我们的滋养,那当然是我们悠久的中华文明。
        第二,我们已来到了这个新的国度,就该吸取他们的优点:法治,民主,开放和公平竞争。
        第三,目前正当中美关系的转折点。也是我们当前的紧急任务。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中美两国互助合作,共同提携发展。目前的磨擦是短暂的,我们要尽一己所能,尽最大的努力作民间亲善大使,建立互信和谐,不该明争暗斗,进而携手建立全世界的繁荣与和平。

阅读: 25943

推荐阅读

沃尔玛上季获利优于预期 示警因关税将推升商品价格

北加州TCML Google科技专班 台湾文化营工程师体验趣

加州即食餐点爆发李斯特菌疫情 至少10人染病住院

洛杉矶高速公路巴士追撞故障休旅车 1死32伤

旧金山台湾文化节登埸 主流民众热烈参与

圣地牙哥女师性侵2男童遭判30年 表示「深感羞愧」

李梅 徐豫蓉 刘蕴琦 李昭夏 恒兴地产 Cindy zhou 吴维安 杨红 无限地产 兄妹地产团队 爱家窗帘 UPS Chinatown 区域中心 富通贷款 文道律师事务所 蔡文伟联合律师事务所 泛宇 陈云卿  潘宪章 陈冬玲 权威保险-于娟 Windmill 儿童牙医诊所
新闻报微信

部分内容源自网络或由读者提供, 如有问题请电邮至: [email protected]
© 维加斯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2018 Las Vegas Chinese News Network Co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