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头条新闻 繁体  
陈冠英律师事务所

美ICE扩大执法范围 逮捕“等待上庭”无证移民

2025年03月10日   维加斯新闻报
综合报道

        进入3月份,美国海关移民执法局(ICE)大规模逮捕非法移民的行动仍在持续扩大。移民执法人员逮捕的范围已超出有犯罪纪录的无证移民;甚至持有工卡、等待上庭的无证移民,也成为执法人员逮捕的目标。
        根据移民律师上周五(7日)了解到的讯息,四名华人到中部州打工,在高速公路上被州警拦停,随后被ICE官员全部带走关押。四人原计划在纽约上庭,但被抓后,案件需要转移到移民监狱所在的移民法庭。
        各州州警纷纷配合联邦政府执法
        移民律师介绍,包括俄亥俄州、维吉尼亚、佛罗里达等在内多个州的州警都在配合ICE逮捕无证移民。一些蓝州所属的县市执法人员也开始愿意配合ICE部门执法,且警方有这个权限。
        根据国土安全部长克里斯蒂·诺姆(Kristi Noem)2月26日宣布的数据,川普总统上任后一个月内,应有2万名非法移民被拘捕(相比之下,去年全年只有3.3万人从街头被拘捕),其中包括无犯罪记录者。
        根据ICE本月初的数据,从1月中旬到2月中旬,逮捕无犯罪纪录无证移民的人数增加了334%。
        有犯罪记录的无证移民是首先被递解的目标,但川普签署的《莱肯·莱利法案》(Laken Riley Act)要求强制拘留被指控盗窃或入店行窃等轻罪的无证移民(不限于被定罪者)。
        根据移民政策研究所(Migration Policy Institute)网站,截至上月中旬,IC拘留者中只有29%的人有刑事定罪纪录。
        国土安全部曾于1月发布备忘录,要求州和地方执法部门协助移民执法。 ICE正在与全国各地的执法机构签订287(g)协定,有更多州和地方县市的执法官员正在等待加入执法行动。
        一些无证移民被关进移民监后,处境对他们不利。虽然被抓的人有权利申请保释,但找到合适的担保人并不容易,担保人要有美国公民或绿卡身份,还有符合收入、报税、住房、工作等条件要求。如果保释失败,这些人只能在移民监内等待上“大庭”,快的可能两三个月,慢的可能要等半年多,在监狱里面给自己准备资料会很困难。
        尽早准备材料 避免陷于被动
        即使不是直接越境进入美国者,例如持B2旅游签证入境而今滞留美国,如果移民局的庇护面谈未通过,正在等待上庭,也可能面临被抓捕。
        移民律师说,ICE虽然逮捕了当事人,但并未说要把你立即送走,你仍会有上庭向移民法官寻求救济的权利,只不过是在移民监里面等待上庭。
        现在移民局(USCIS)积压的案件非常多,三个月前是375万件,现已超过400万件,其中庇护申请案不到一半——这类案子去年12月已达144万件,估计现在已经超过150万件了。
        而移民局最近出现较大的人事变动,因为开除或辞职减少了大约40名移民法官,剩下不到700人,让案件处理速度变得更慢。
        另外,移民法官在行政压力下可能会更进行更严格的审核:原来可以延期的,可能不给延期了;原来可宽松一点给予更多时间准备的,也可能不给了,这些情况都有可能发生。
        移民律师认为,在美国国会给了ICE更多拨款后,该局执法的能力可能增加;那些现在大家觉得可能没事的人,到时候也可能被关进移民监狱里等待审查。
        因此,移民律师建议等待面谈的庇护申请者尽早把自己的资料准备充分,以免到时候陷于被动。

美ICE扩大执法范围 逮捕“等待上庭”无证移民
移民执法人员逮捕的范围已超出有犯罪纪录的无证移民;甚至持有工卡、等待上庭的无证移民,也成为执法人员逮捕的目标。

阅读: 45434

推荐阅读

小罗勃甘迺迪自承不懂公卫「大众不必听我的医疗建议」

川普直接告诉苹果库克:我不希望你在印度建厂

阵亡将士日假期出游将迎高峰 美国人热衷自驾游

根据美国汽车协会(AAA)最新报告,今年阵亡将士纪念日(Memorial Day,又

美宣布调降中国小额包裹关税 120%→54%

美中经贸联合声明 美对中关税145%降至30%

川普发文称美国药价将降59% 推动「最惠国」政策

李梅 徐豫蓉 刘蕴琦 李昭夏 恒兴地产 Cindy zhou 吴维安 杨红 无限地产 兄妹地产团队 爱家窗帘 UPS Chinatown 区域中心 富通贷款 文道律师事务所 蔡文伟联合律师事务所 泛宇 陈云卿  潘宪章 陈冬玲 权威保险-于娟 Windmill 儿童牙医诊所
新闻报微信

部分内容源自网络或由读者提供, 如有问题请电邮至: [email protected]
© 维加斯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2018 Las Vegas Chinese News Network Co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