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报导)美国总统川普表示,考虑将征收关税所得的一部分,以退税形式发还给特定收入族群的美国民众。此构想旨在缓解因关税导致的物价上涨压力,并可能兼具刺激经济与政治宣示双重效果。不过,专家与立法机构指出,若要推行此类「关税退税」,恐需国会通过新法案,且可能进一步推升通膨与财政赤字压力,引发诸多争议。
根据《财星》(Fortune),川普日前在白宫受访时表示,虽然目标是减少国债,但不排除发放退税支票,不过他并未明确说明收入门槛或退税金额,「我们收到了非常多的钱,我们正在考虑给某些收入阶层的民众一点小小的退税。」
美国财政部数据指出,光是2025年上半年,美国政府便因关税进帐超过1000亿美元。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Scott Bessent)估计,全年关税收入可望达到3000亿美元。
川普的构想,被认为是对过去数个月以来关税引发消费者物价压力的回应。沃尔玛、福特汽车等部分美国企业,虽一度自行吸收进口成本,但近来已有迹象显示,关税成本开始反映在消费价格中。
然而,政策推行的合法性与可行性备受质疑。依照美国宪法,关税与财政支出权属于国会所有,若要将关税收入以退税形式发给民众,势必需要透过国会立法授权。华府智库税务基金会(Tax Foundation)资深经济学者杜兰特(Alex Durante)表示,「虽然这事可能性不大,但对这届政府,我不会排除任何可能。」
根据《CBS News》、《CNBC》,美国国会于7月4日才通过川普政府提出的《大而美法案》(One Big Beautiful Bill Act),其中涵盖大规模减税与支出方案,估计未来10年将增加3.4兆美元赤字,却未纳入任何关税退税条文。专家警告,若再推行退税,恐加剧财政压力。
都会研究所资深研究员罗森伯格(Joseph Rosenberg)认为,若将退税用来弥补关税对家庭支出的影响,其性质将与疫情时代为因应失业而发放补助不同,更重要的是,这种退税行为恐更进一步加剧通膨。他强调,「人们会花掉这笔钱,这会进一步推高物价,扩大通膨效应。」
尽管川普的退税构想尚无具体细节与立法时程,已有共和党参议员霍利(Josh Hawley)表态支持类似构想。不过,专家与部分政策观察人士普遍认为,与其发放支票,应优先将关税收入用于偿还国债,以免重演疫情时代大规模财政刺激导致的通膨风暴。
阅读: 628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