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报导)美国前国务院资深顾问惠顿撰文直指,台湾的外交策略导致与美国总统川普的关系渐行渐远,揭露台湾驻美代表处自今年5月起,每月支付6万美元给美国知名游说公司「巴拉德合作伙伴公司」(Ballard Partners),试图修补与共和党及川普阵营的关系。不过惠顿批评,此举不仅成效堪忧,甚至可能适得其反。
惠顿(Christian Whiton)于当地时间4日在美国保守派媒体《国家利益》(The National Interest)发表一篇题为〈台湾如何失去川普〉(How Taiwan Lost Trump)的评论,直言台湾长期过度倾向拜登政府及民主党,忽视能够提供包括军购在内等实际援助的共和党,导致共和党越来越多人对台湾冷淡。
文章中,惠顿特别点名我中华民国前驻美代表、现任副总统萧美琴在任内过于亲近左派的民主党政府,疏远了真正能在战略上协助台湾的右派共和党盟友。
惠顿表示,尽管台北当局近来开始意识到问题所在,5月起和与川普关系密切的「巴拉德合作伙伴公司」签约进行游说,但在新右派主导的共和党中,该公司实际上早已失去影响力。他直言,「台湾如今才撒钱找川普圈的人,时机错误,可能根本不受用。」
惠顿认为,「他们可能认为,台湾把共和党的支持视为理所当然,现在只是勉强花点钱试图挽回新右派的关系。」
惠顿指出,在川普的政治圈中,许多影响力人士并不认可「巴拉德合作伙伴公司」,该公司甚至被某些川普官员视为「局外人」。
美国司法部「外国代理人登记法」(FARA)文件显示,「巴拉德合作伙伴公司」确实自2025年5月起受聘代表「驻美台北经济文化代表处」(TECRO, Taipei Economic and Cultural Representative Office in the United States),每月收费6万美元,协助台湾进行政策倡议与维护台美关系。
然而惠顿坦言,这种做法更像是亡羊补牢。他指出,当川普在任时,虽未与台湾建交,但在军售、对中强硬立场等方面都提供台湾实质支持,并强调台北当时未有效争取这些助力,如今却在川普可能重返白宫之际才匆忙调整策略,恐怕为时已晚。
另外,惠顿在文中明确点名台湾前驻美代表、现任副总统萧美琴,批评她在华府任职期间过度倾向民主党与拜登政府。他认为,萧美琴选择与美国政坛左派建立密切关系,导致台湾错失巩固共和党支持的关键时机,也让川普阵营内部对台湾的态度逐渐转为冷淡。
他进一步指出,在川普政府任内,虽然对台军售与对中强硬政策均展现实质支持,但萧美琴却未能有效经营与共和党势力的连结,反而将重心放在与拜登团队的互动,错估了华府政治的长期走向。
如今,随着美国新右派势力崛起,川普重返白宫,台湾却面临「失去川普」的外交隐忧。惠顿认为,这正是萧美琴主导外交期间所埋下的后遗症,让共和党内许多能对台提供关键协助的幕僚与顾问逐渐对台湾冷感,甚至产生被边缘化的观感。
据悉,惠顿曾于小布希政府时期担任国务院全球事务次卿特别顾问与副特使,也曾是川普任内亚太助卿的热门人选。他的观点代表部分保守派对台湾近年外交走向的反思。
萧美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