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報導)密西根大學醫學院的最新研究顯示,感染新冠病毒並需入院的病人,即使康復出院後健康狀況也會較以往減退。史丹福大學的研究則發現,73%病人確診後60天內,仍會留下至少1種感染症狀。
據報導,兩項研究的結果證明,新冠患者即時痊癒也需承受健康後果,畢竟醫學界未就康復定下標準,而且每個人的具體情況也有不同,部分人病情溫和,2周後身體便回復正常,但亦有人病後長期疲憊、神智模糊,症狀可以持續數月。科學界將第二類病人稱為「長期患者」,近期研究顯示其比例達到1/4。
密西根大學醫學院分析了約300宗個案後發現,在年齡介乎20至95歲的患者中,約45%會出現身體機能衰退,日常行動和自理能力也會下降,部分人甚至無法穿衣、如廁。領導研究的密西根大學醫學院兒科醫生Alecia Daunter表示,儘管大多數新冠患者能夠生存下來,但一些人出院時身體狀況遜於以往,將來依然需要接受門診服務,出門時也可能需使用拐杖。
統計發現,74%患者入院前可以獨立生活,但染疫後即使康復,自理能力也會大減,約20%再也無法獨居,4/5的人需接受物理治療。對此Daunter表示,情況嚴重者可能需要入住長期設理設施,或者與家人同住,可見疫情對病人本人及家人都帶來嚴重的身心影響。
研究結果還顯示,40%患者出院前從未接受康復醫生、物理治療師等專家診治。分析稱這項結果並不令人意外,因為疫情初期醫院人手緊張,醫生對新冠病毒的了解也不多,因此無暇照顧康復病人。
另外史丹福大學整理了9700多名病人的紀錄,發現病人染疫數月後,當中40%仍會感到疲憊,36%會呼吸短促,另有25%不能集中精神。
閱讀: 11669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