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天文科學 简体  
徐豫蓉

運用發展實在觀探索萬物之源 二

2022年04月05日   維加斯新聞報
皮可慰

(上文)運用發展實在觀探索萬物之源 一

4  運用發展實在觀描述萬物之源及萬物的存在方式
    1) 發展實在觀的簡要表述:一切定態和具體的事物都不是永恒的。具有定態性的具體事物是發展的產物,複雜的定態性具體事物是簡單的定態性具體事物發展的產物,最簡單的定態性具體事物是客觀的真實自然狀態的基本事實即萬物本原發展的產物。萬物本原是自因的,具有質料、形式特征,蘊含著發展的動力,蘊含著從無序向有序、從簡單有序向複雜有序發展的方向。可將這種觀點稱為發展實在觀。
    2)無序的本原
    發展實在觀認為,本原是實在的初始狀態即真實自然狀態的基本事實,表現為以下特征:
    A、實在是延續的。即“有”是延續的。
    B、實在是變化的。即這種“有”的延續狀態是變動的。
    C、非實在(即“無”或“空”)同樣是延續的變動的。
    D、實在或者非實在的延續大小是隨機的。實在和非實在可以相互轉化,這種轉化具有對稱性:有多少實在變化為非實在,就有多少非實在變化為實在。
    E、任何實在或者非實在是永恒變化的,無限可分又無限可合,既是自身又不是自身,表現為無限的對立性,但任何時刻又都具有統一在一起的有限性,這是對立統一辯證規律的最原始形式。
    F、這樣的初始狀態是終極的最一般狀態,沒有任何定態的具體個別事物,因此,數學規律、形式邏輯規律、因果決定性在這裏都不起作用。但對這樣的初始狀態仍然是可以思維的,思維方式是運用現象學還原方法進行本質直觀,即對事態(包括可能的事態)直接描述,經由理性思維(猜想及綜合判斷)通達直覺、逐步揭示本質。
    事物本原指的是宇宙間萬事萬物存在一個共同的基本的東西,以上描述了一種無序的本原狀態,即“永恒變化的、具有延續性的實在與非實在”。在本原階段,存在的概念已經出現,與傳統存在論認為的“存在就是思維”的觀點不同,發展實在觀認為本原性存在是自然客觀的真實狀態,無論存在發展到什麼階段,實在與非實在的基礎形式永遠居於其中。
    3)無序發展到有序的第一步: “道生一”,均勻化和一致性的以太生成。
     無序的本原狀態如何發展成有序的、定態的、可計量的、可計數的、可用形式邏輯思維的、具有個體性的具體事物,依靠的是自身的動因和內在的發展趨勢,是自身的自組織過程。無序的本原狀態是變化的具有延續性的實在與非實在,由於各向同性隨機變化,在相當大的範圍內實在和非實在的構成比例趨於穩定、分布狀態趨於均勻,均勻化和對稱性是有限宇宙內大自然的普遍規律。這種均勻分布的趨勢,導致體系在大範圍的有限宇宙內形成了整體聯系,如果局部出現不平衡,體系都會自動調整到平衡,呈現了原始的一致性。可以將這種整體聯系的具有自我恢複特征的均勻化的狀態,稱為“以太”。
    這是由無序發展到有序的第一步,由於還沒有定態的具體形式出現,以太不可計量、不可用數學和形式邏輯描述。由於後文闡述的波粒統一觀的建立,任何粒子都是以太媒質中的波,波與以太是融合在一起的,傳統理論因為阻力問題否定以太存在的理由不再有效了。又後文建立了太陽系的局部絕對參照系,MM實驗否定以太的結論也有了解釋的途徑。
    4)無序發展到有序的第二步:“一生二”,以太中隨機生成和消亡的不穩定的原始橫波和縱波。
    均勻化的整體聯系的以太狀態,具備了產生振動和波動的條件,類比宏觀媒質,有兩種波動方式:橫波和縱波。波動是隨機產生又隨機消亡的,不具有穩定性。此時定態的穩定的個體仍未生成,仍不可使用數學和形式邏輯描述波動狀態,更無法按照宏觀的方式建立波動模型,因此具有隨機性,這種隨機性具有模糊量化的大趨勢特征,但不具有概率數值計算特征。
    5)無序發展到有序的第三步:“二生三”,不穩定的原始橫波和縱波由於大自然的隨機偶合可形成穩定的一份一份的共振波,同步共振是定態個體得以穩定的機制,只有波動形式才具有這種可能性,這是自然選擇機制的結果。頻率相同或者接近的橫波與縱波偶合形成共振態後,頻率穩定,具有了個體的定態性,量子由此產生,橫波與縱波共振合成的波可定義為量子波。
    橫波與縱波同步共振時的相位差有正、反、合三種穩定形式,分別對應於正粒子、反粒子和光子。光子的波動中心運動在一個平面內,波動方向表現為一個方向。正或者反粒子的波動中心運動不再處於一個平面內,而是出現Z軸方向的偏轉,呈現立體狀,波動方向也不再是一個方向而是呈環繞狀,對外沒有顯現出運動,但內部仍然是光速運動。橫波與縱波同步共振時的相位差偏離上述穩定狀態時,是運動的正或反粒子,波動中心呈現螺旋狀運動,合成波速度始終是光速。可用直角三角形描述波速、頻率,兩條直角邊分別描述玻色分量和費米分量,斜邊為合成量,洛倫玆變換公式能自動顯現出來,質能相關關系的c平方也能自動顯現出來。
      “二生三”指的就是由隨機的不穩定的橫波和縱波通過同步共振生成光子、正粒子和反粒子。至此,穩定的具體個別事物出現了,計量、計算、形式邏輯分析都可以進行了,物質的概念出現了,物質實在成了宇宙的主旋律,因果關系決定性逐步成了規範事物變化發展的主流。
    (詳見筆者:《運用MSae單位制工具探索核力和核結構的電場作用模型》,北京:科技傳播,2015-12 (上)。《探索物理基礎結構及相互作用機制的新思路》. 北京:科技傳播,2020-02 (上)。 《探索質子質量定態和磁矩系數的形成機制》,北京:科技傳播,2021-03 (下)。筆者已發表的各篇論文,可在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n/dpool/blog/pikw7290822查閱。下同)
    6) 三生萬物:永恒發展的實在形式。
     變化的延續的實在和非實在狀態,由無序的本原發展到有序狀態的基礎形式(光子、正粒子、反粒子)後,將繼續永恒地發展,即“三生萬物”。
    A、實在可以發展為三種表現形式
    任何具體的實在不僅是永恒變化的,而且是不斷發展的。實在的表現形式一般有如下三種表現形式:
    一是質料實在。質料實在是一切實在的基礎形式,實在的其他發展形式都是以質料實在為基礎的。質料實在的原始形態是無序的實在與非實在,並始終維持這種原始性,即使發展到千變萬化的具體事物,質料實在都是以最一般的同一性方式存在於其中。
    二是形式實在。形式實在指的是在質料實在基礎上形成的某種穩定的運動形式。形式實在是質料實在的發展形式。有序的最基礎的形式實在是“波粒統一”:光子、正粒子、反粒子。形式實在將繼續永恒發展,例如原子、分子、行星、恒星、生命、意識主體,但“波粒統一”的基礎形式始終以同一性具體方式存在於其中。
    三是信息實在。形式實在可以發展為各種複雜的結構組合物,如各種分子結構、各種生命,直到意識主體。意識主體是形式實在發展的產物,意識主體本身具有實在性是無須質疑的。但意識主體中存儲、流動、加工、生成的意識概念的實在性是什麼呢?意識概念的實在性與一般的形式實在很大區別:首先,意識概念可以對同一客觀事物以不同的形式實在方式在意識中呈現,如對個別的馬或者某類馬,可以用不同的語言、文字、圖像、二進制碼表示。其次意識概念的實在表現方式涉及到意識領域(包括社會意識)的約定、翻譯或者語境問題,具有一種集體的共識性。如何描述這種實在方式呢?筆者認為建立“信息實在”概念是必要的。信息實在是意識主體對客觀事物的描述、指稱、判斷。
    B、實在的五個發展階段
    實在形式的不斷發展,存在一個由無序向有序、由簡單向複雜、由低級向高級的發展過程,可以分為五個發展階段:
    一是無序的本原階段。基本特征是無序的、不定形的、沒有彈性和引力的、沒有粒子性的、沒有電性的、沒有能量與質量概念的、無法使用數學和形式邏輯學方式描述的、不受因果關系決定性支配的完全質料實在形式。
    二是波粒統一階段。這是有序的基礎結構,以太和量子波是其主要特征。這是一種在質料實在基礎上發展的形式實在。以太結構和量子波的形成是實在從無序邁向有序的重大突破,從此具有了有序性、定態性,由此彈性、引力、電性(即正反性)、能量、質量、數學、形式邏輯分析、因果關系決定性都產生了。物質和物質實在概念也由此產生。
    三是生命階段。生命的最大特點是個體穩定、新陳代謝和繁殖發展。生命是基礎形式實在的高級發展形式,已經含有了部分信息實在的內容。
    四是自主意識階段。生命形式發展到一定程度,具有意識載體特征的生命產生,於是出現了意識現象,表現為具有自主性的主體形式。自主意識主體的出現,表明實在的發展不再僅僅表現為生命機體的進化,而是表現為能動地適應環境而發展的功能進化。在自主意識階段,信息實在已經成為實在的重要表現形式。
    五是社會意識階段。即人類社會階段。社會意識的出現表明實在的發展不僅僅表現為個體的發展,而是表現為社會群體的發展,個體意識也更多地表現為社會意識。在社會意識階段,信息實在得到了極大的擴展。
    實在的三種表現形式和五種發展階段,可以理解為存在者之存在的發展模式。由於仍然受到非因果決定性的餘留影響,本原突變到有序的定態個體後,繼續的發展模式不是一成不變的,“客觀規律”也不是一成不變的,因此,必須“因地制宜”、“實事求是”地認識自然和社會。
    有人可能會說,既然實在概念描述了世間一切事物,還需要建立存在概念嗎?筆者認為,存在概念與實在概念是有區別的:一是因為在基礎層面,實在概念自身難以涵蓋非實在,需要存在概念來綜合。二是存在概念描述的事物範疇要比實在概念寬大一些,例如具體的一匹馬、一類白馬、頭腦中思考到的馬,都是事物的存在,如果用實在描述就不確切。三是存在概念還有動詞的涵義,例如說某空間區域存在什麼事物,是無法用實在概念替代的。
    
 5  發展實在觀與傳統哲學觀點的比較分析  
    發展實在觀與傳統哲學觀點對萬物之源及萬物存在方式的解釋,比較分析如下:
    1)對存在與實在概念作出區分,實在與非實在是對立的統一,實在與非實在共同構築了存在的基礎。
    存在論是哲學中的重要內容,古希臘哲學家巴門尼德運用純粹理性思維,首次提出了實在、存在等概念。認為存在就是實在,是完整的連續的永恒的。巴門尼德反對自然哲學將萬物本源視為任何具體物(如始基)的觀點,認為作為萬物之源的存在必然是“一”,這個“一”裏面不可能有差異,必然是完整的連續的,這種“一”無法在自然客觀界存在,只能是思維中的抽象概念。但是如此一來,按照形式邏輯分析,就出現了矛盾:“一”必須是最一般的,同時“一”又必須能夠生成“多”。這樣的存在論因為找不到為存在者提供基礎的事物,始終無法描述存在者之存在究竟是什麼。
    發展實在觀對存在和實在概念作了區分,實在與非實在是對立的統一。實在是延續的變動的,如果沒有延續變動的非實在作對應,實在的延續和變動就不可能發生,實在與非實在是相互依存的,共同構成了本原。廣義的存在概念可以涵蓋客觀世界和思想中的一切事物,當然也應當涵蓋實在和非實在概念,實在和非實在是自然客觀存在著的事物,是存在的最原始狀態,是存在概念中的基礎和底層。任何存在著的具體事物必定內含實在和非實在,存在也就不再僅僅是思維中的抽象概念,而是能在自然客觀世界中實實在在存在著的事物。
    將存在概念與實在概念作出恰當區分,是發展實在觀與傳統哲學觀點的最重要差異,能較好地回答存在者的存在究竟是什麼的問題。
    2)存在與非存在的同時存在。
    哲學存在論中對“有”與“無”的問題研究很多。早期哲學學派多認為存在(無論是自然客觀中的存在。或者意識概念中的存在)就是“有”,而“無”不可能存在,哲學或者科學研究的對象都是“有”。如巴門尼德認為存在是完整的連續的永恒的,因此虛空不存在。
    但是,缺失了“無”(或者“空”)的存在論,就會陷入困境,因為僅僅有“有”沒有“無”,“有”就沒有地方可供伸展,動不起來。黑格爾(1770到1831德國人)盡力在絕對體中植入了辯證性因素,通過內在矛盾使其運動變化,但由於仍未明確“有”與“無”的同時存在,運動變化在空間上缺乏延續的條件,最後只剩下無限的絕對體。海德格爾(1899到1976年,德囯人)將“時間”概念引入,這裏的時間概念從實質內容上理解是指“過程”,要求從持續發展的角度思考存在問題,發展的存在必然需要相應的非存在,於是非存在也就理所當然地存在了。
    發展實在觀將存在與實在概念作出恰當區分,在本原層面,存在就已經包含了實在的“有”和“無”,這就從根源上為存在與非存在的對立統一提供了基礎。有了實在和非實在的底層支撐,存在就不再是僵化的、靜態的,而是不斷發展變化的。存在者無論發展到什麼形式,從個體角度考察,存在與非存在任何時候都是同時存在並處於相互轉化中的,即是什麼又不是什麼,例如“波”在任何時候都是不斷否定原來的質料構成,但保持了運動形式即存在方式的穩定性。
    3)超越經驗是以事物客觀真實存在為基礎的,是認知的必由之路。
    亞裏斯多德創立了形而上學,其核心是原始的終極存在,表現為實體形式,以區別於範疇(屬性)。但形而上學認為既然原始的終極存在是超越經驗的,它的真實存在就是不可驗證的,只能是意識中的理念。康德(1724到1804年,德國人)試圖協調經驗主義和理性主義,構建了一個超越經驗的物自體,但仍然認為物自體是超越經驗而不可認知的。黑格爾承認了本原的客觀性,但無法直觀地呈現它,只能是無限的絕對體,由於“找不到原始動因”最後還是回到了精神哲學的體系中。
    發展實在觀認為超越經驗體現了人類認知的發展過程。後文將闡述所有的意識都是非確定性判斷,依據經驗,通過猜想、實踐否證、再猜想、再否證,逐步逼近真理,是認知的必由之路。因此,人類的認知過程實際上是不斷地在超越經驗,超越經驗是以事物客觀真實存在為基礎的。
    4)真實存在的客觀事物永遠是持續變動的,持續變動的事物是可以被認知的。
    一個事物的客觀真實存在,應當包含三個特征:一是獨有性,即排他性;二是恒穩性,在一定的過程中延續;三是不受任何主體意識與否的影響。持有主體優先觀點的存在論學派認為:人們周邊個別的具體事物千變萬化,當你感覺到的這一時刻,它已經變化了,因此是不可理解的,只有概念是永恒的可以被理解的,才是有意義的存在。例如馬,無論是具體的這匹馬,或者某類白馬,都是偶然地來到世界上,只有思想中的馬、白馬概念是恒定的有意義的存在。
    筆者認為這種觀點的不妥之處在於:
    其一,誤將存在的恒穩性理解為絕對不變。事實上宇宙間所有事物都是變化的,絕對不變的東西是沒有的,只要是變動不大,或者變動過程中基本保持事物特征,就可以認為這種(或者這個)事物是存在著的。發展實在觀認為,客觀真實存在的事物永遠是持續變動的,持續變動的事物是可以被認知的。
    其二,未能正確理解抽象概念的實在性與自然客觀實在性之間關系。發展實在觀承認抽象概念也是一種真實的實在,但與自然客觀的實在形式不同,是一種信息實在。抽象概念可以有兩種形式,一種是群體性實體形式,例如電子群、白馬群,除概念的信息實在外,還有形式實在的實體支撐。另一種是純粹的抽象概念,沒有現實的(上手的、在場的)實體支撐,(如已經不存在的恐龍,從來沒有存在過的孫悟空,或者附著在眾多實體上的屬性)僅表現為意識的信息實在形式。抽象概念是人類認知的工具,相比於持續變動的真實事物更具有恒定性,但這只是人的思維約定的恒定性,不能因此否認持續變動事物的客觀真實存在。
    5)本原是一般與個別的統一。
    發展實在觀提出無序的本原概念,即“永恒變化的、具有延續性的實在與非實在”。本原具有最一般的特征,沒有任何定態的個別事物,似乎沒有了具體,如何體現一個事物的真實存在應當具有的獨有排他性特征,作為萬物之源的本原能否在客觀世界真實存在呢?筆者認為“永恒變化的、具有延續性的實在與非實在”,並沒有否定整體與局部、一般與個別之間的聯系,而是認為在本原階段,局部與局部之間、個別與個別之間由於是隨機不定態顯示出平均差異極小,表現為一種大範圍的整體性和一般性。由於即使是差異極小的具體個別,仍然是任何時候都存在於本原的整體性和一般性之中的,因此這種最一般的本原在自然客觀中是可以真實存在的。從本原向萬物的發展過程中,“一般”呈現出絕對性向相對性的變動過程,而“個別”呈現出相對性向絕對性的變動過程。以發展的觀點理解一般與個別問題,解決了終極存在的客觀實在性問題,為形而上學成為一個有意義的命題提供了基礎。
    終極存在就是本原,這樣的本原不是僵化的、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變化的、發展的,本原不是被動的而是生動活潑的。宇宙中的任何事物形式,只要細分下去,總可以在有限的範圍內找到這種本原形式,如果再繼續細分下去,還是這種形式,在這個極小的層面上,本原形式之間的差異是很小的,實現了個別與一般的統一。因此,從這個意義上來說,萬事萬物確實依賴這種本原形式而存在。這種本原形式是一般的,否則它將無法成為萬事萬物所共有的,但又不是純粹抽象的,是可以直觀描述的。這種不斷變化中的形式作為本原,才能體現本原的基本性,避免了以不變的形態作為本原總是需要進一步解釋的局面,也避免了以抽象的概念作為本原既不能構成也不能生成萬事萬物的局面。
    6)本原的自因性來自於大自然的基礎事實。
    亞裏斯多德認為,終極存在即萬物之源必須具有四因特征:質料因、形式因、動力因和目的因,這就是說萬物之源的結構、表現形式、變化動力和發展趨勢,都必須是自身擁有的,即自因的,無需依賴別的事物給予,否則就不能成為終極的存在。
    對於質料因和形式因,一些哲學學派習慣於無窮地尋求事態來源。例如說水是萬物的始基,就得追問水的來源。又如說一種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道”或者“存在者之存在”是萬物之源,當然也需要追根到底問個明白,“道”或者“存在者之存在”究竟是什麼樣的是怎樣產生的。但是面對最底層的實在與非實在即有與無的狀態,是無法也無須再追問下去的。因為,自然客觀的最基礎的事實就是終極存在狀態,是人們認知的起源和基礎,也就是本原的自身。
    人們分析具體的個別事物的發展動力(動力因)和發展趨勢(目的因)是從事物內部的矛盾鬥爭和外部作用兩方面尋找原因的,但本原是最一般的超越性的終極狀態,它的發展動力和發展趨勢從何而來呢?發展實在觀認為萬物之源是最基礎的真實自然狀態,這樣的客觀的真實自然狀態的基本事實,自身就包含質料、形式、變化動力和發展方向(目的)各要素,無須解釋為什麼是這樣的事實而不是別樣的事實,更無須求助於各種形式的“神”或者對其賦予泛意識(精神)功能。在本原層面,雖然看似只有整體性的“一”,但這個整體中含有實在與非實在,實在與非實在的永恒的無序的隨機的變化,系統持續對稱性特征蘊含著“各向同性”和“趨於均勻化”的動力因,而趨於同步的穩定性被自然選擇機制營造出了適者生存的優化趨勢,即“目的因”,於是無序的本原必然地向著均勻化的以太媒質、隨機波動,直到橫波與縱波的同步共振方向演化,最終形成“波粒統一”的以正粒子、反粒子和光子為基礎形式的定態的個體事物。
    關於本原需要回答的是“是什麼”的問題,而不是“為什麼是”的問題,從大自然的基礎事實出發解釋本原的自因機制,是發展實在觀與傳統哲學觀點的又一重要區別。
    7)無序向有序發展的突變性。
    無序通常指體系中個體的非穩定性、個體之間的非一致性,有序則相反。人們根據宏觀經驗常常會認為無序中包含有序,有序中包含無序,認為這是無序與有序的辯證關系。發展實在觀認為,從本原的基礎層面分析,無序與有序的關系完全不是這樣的,而是:有一個絕對的無序狀態,這就是本原。同樣有一個簡單的普遍存在的一致性的基礎的有序狀態,這就是波粒統一。尤其重要的是有一個無序向有序的突變進程,即一般向具體個別轉化的突變進程。這個突變進程改變了自然界的一切秩序。在無序的本原狀態(包括由無序向有序的過渡狀態)下,任何事物都是不定形的、沒有彈性和引力、沒有粒子性、沒有電性、沒有能量與質量概念、無法使用數學和形式邏輯學方式描述、不受因果關系決定性支配。突變到有序狀態後,定態的具體的個別的事物才真正出現,由此彈性、引力、電性(即正反性)、能量、質量、數學、形式邏輯分析、因果關系決定性都產生了。
    無序向有序的突變本質上是一般狀態向具體個別狀態的突變,是發展實在觀與傳統哲學觀點的重要區別。傳統理論遇到的某些難點問題,有可能從這裏找到答案。如巴門尼德的由一到多遇到的“形式邏輯”悖論問題,根本原因是形式邏輯在本原階段還不能發揮作用。分析存在者的存在“是”什麼時,不能使用形式邏輯分析方法,此時的“是”已經不再是通常的兩個不同層次定態事物的聯系詞,而是發生了一個突變:一個從無到有、從絕對一般到具體個別的突變。
    8)物質是發展的產物。
    筆者以前的論文都使用“發展的物質實在觀”提法,現在使用“發展實在觀”提法,理由是物質概念應當是具體的,應當具有個體性,可計量、可計算、可使用形式邏輯思維,而在無序的本原階段這些具體特征都還沒有出現,只有在有序、定態形成後,物質概念、物質實在概念才能形成。筆者認為,哲學應當與物理學同步,嚴格區分物與物質概念,物指一切客觀事物,物質特指定態的具體事物,有明確的物理學定義。本原和以太都是客觀世界中的“物”,但不具有物質特征,僅可稱為前物質狀態。
    發展實在觀認為物質是客觀存在的一種形式,是發展的產物,基礎的物質存在形式是光子、正粒子和反粒子。如果將物質與基礎的實在概念及本原層次的存在概念等同,就無法體現這種發展過程,既無法對實在、存在下定義,也無法對物質下定義。而且必須引入非物質概念才能描述物質實在,否則物質就是僵化的不可運動的,而這又面臨著對非物質的定義問題。將物質概念與發展實在中的初始階段——基礎的實在概念和無序的本原概念作出區分,能較好地解釋“物質究竟是什麼”的問題。
    (參考筆者:《廣西科技出版社》2009年2月《物質究竟是什麼》。論文:《廣西社會科學》2012年第12期《論發展的物質實在觀》)
    9)用穩定的運動形式而不是用固定的質料構建定態個體。
    無序向有序的突變,最重要的結果是穩定的具有一致性的個體群的生成。傳統哲學對個體的構建是本原的“質料”組合,個體內部的質料是穩定的。發展實在觀認為這樣的固定質料組合方式是無法形成定態個體的,個體不可能是僵化的有固定邊界的幾何粒子。無序向有序的突變,必然伴隨著結構形式的根本性質變,由本原階段的“無差異化形式”轉化為動態的穩定的個性化運動形式,任何個體中的質料並不固定,穩定的只是一份一份的波動形式。質料實在突變為高一級的形式實在,是發展實在觀與傳統哲學觀點的又一個重大區別。
    波粒統一的光子、正粒子、反粒子成為了任何具體的個體的最基礎的實在形式,這種最基礎的實在形式就是物質存在的基礎形式。物質存在的基礎形式及其組合可定義為實體。這個觀點與亞裏斯多德關於質料是基礎和潛能,而形式是實體的觀點是吻合的。各種實體可以顯現出不同的屬性(現象),屬性是依附於實體的,因此實體通常可視為本體。康德的物自體將本體視為不可知的,但仍然有一個“體”的概念,即所謂時空中的獨一無二事物。發展實在觀認為將實體理解為實實在在的存在物是對的,但是將其視為形而上學中超越性的本原就不恰當了,一致性的定態個體不是本原,從一般物到定態個體必須通過突變才能發生。如果缺少了這個突變,將使得巴門尼德始終無法解決從一到多問題,將使得亞裏斯多德提出了形而上學但始終無法描述“終極起源”,也使得康德不得不將物自體視為理性認知權力之外的本體。胡塞爾幹脆拿掉本體,(無論是主觀的或是客觀的),讓意識感知到的現象直接呈現本質。黑格爾回到巴門尼德的“一”和整體,但仍然無法將絕對一般與具體個別聯系起來,還是解決不了存在者之存在問題。海德格爾意識到存在者與存在的重大差異,企圖通過存在者(包括在場的主體和客體)的變化過程(即實質性時間概念)去理解存在,但最終也沒有發現存在是什麼。根本原因就是沒有解決用穩定的運動形式而不是用固定的質料構建定態個體的問題。發展實在觀認為應當區分實體概念與本原概念,揭示由 “無差異化質料”(無序的本原)轉化為動態的穩定的個性化運動形式(有序的實體)的突變機制,才能促使哲學基礎性研究和某些物理基礎性研究取得進展,這是基礎理論研究必須邁出的關鍵性一步。
    波粒統一觀得到了大量物理實驗事實的證實。在波粒統一觀下,有了可計量、可計算、可用形式邏輯思維的物質概念,發展的實在從無序的本原階段突變到了物質實在階段。質料與運動形式、本體與實體、存在者與存在有機地統一起來,很多問題可以得到迎刃而解。由於將任何個別量子,無論是光子、靜止的實物粒子(如質子、電子),還是運動的實物粒子都理解為波,波的特征較為簡潔,只有:頻率(相當於能量或者質量)、波長、波速、相位和波幅,就可以對描述物理現象的量綱和單位制進行簡化。
       可以利用普朗克常數和基本電量常量將相關的物理單位簡化,簡化單位中只有米秒次e四個符號,可稱為MSae(米秒次e)單位制。MSae單位制與國際單位制完全吻合。如:
    電量: 1庫侖= 6.241506363×10的18次方,單位e。
      頻率:1焦 = 1.509189075 × 10的33次方,單位次/秒
    1千克質量相當於:1.3563915×10的50次方,單位次/秒
      力:1牛 =1.509189075×10的33次方,單位(次/秒)/米
    對大自然的簡潔認識方式有利於揭示物理世界深層次的秘密,由於MSae單位制對同一量綱只設置唯一的單位,因此可以直接以基本單位(即米秒次e)表示量綱,以基本單位的組合作為推導的物理單位。運用MSae單位制工具在進行物理基礎性研究時,淡化了能量、質量、動量、普朗克常數、庫侖電量等人為規定的計量單位,代之以直接描述大自然有序結構特征的頻率、波長、波速和基本費米子個數(即區分正反性的電量),在探索物理基礎性問題時,有助於顯示看似無關的物理現象之間的聯系。如:
    倒數真空電容率等於二倍光速與精細結構常數的乘積。(在MSae單位制中,精細結構常數數值為0.0072973,單位為e平方分之一,與電阻同單位)
    克利青常數(25812.807,即霍爾電阻數值)等於1庫侖電量與基本電量之比的平方再與普朗克常數的乘積。
    磁通量子 = 1/2 次/e,在MSae單位制中,磁通量子的表現形式極為簡潔。
    電子、質子質量定態及質子磁矩系數2.79的形成機制。
    (詳見論文,北京:科技傳播,2014-07 (上),《MSae單位制在應用物理基礎研究中的作用》。北京:科技傳播,2021-03 (下),《探索質子質量定態和磁矩系數的形成機制》。)
      10)整體對個別粒子的存在和粒子之間相互作用的規範。
    傳統存在論對整體性的理解是系統中實際存在的定態個體之間的結構性聯系,發展實在觀對整體性的理解是大範圍的系統本身的內部普遍聯系,無論眾多定態個體是否實際存在,這種底層基礎性聯系都是存在的。由於形成了具有整體性、系統性的以太媒質,波粒統一的基礎粒子如質子、電子、光子(一份一份的光波)將不再是相互孤立的存在,而是相互聯系的。真空中的光速大體上一致(是本質的一致而不是觀察系統的換算一致),較大範圍宇宙中各處的質子或者電子質量大體上一致,都足以證明這種整體性和系統性的真實存在。對粒子之間的相互作用就必須從整體和系統的角度尋找原因。
    粒子之間的相互作用主要有引力作用和電場作用,這與波和波之間的波動幹擾有關。人們通常認為一個物體是占有空間體積的,而且是有固定邊界的、排它的。但是波似乎沒有獨占空間,沒有明顯的邊界,沒有體積概念。那麼什麼是波的形呢?波是如何體現空間特征的呢? 是波的空間分布。波的空間分布並不需要等到波傳遞到某個空間領域才顯示出來,而是存在於波的至始至終,無論是光子或者是實物粒子,個體與整體任何時候都是聯系在一起的。任何個體的波的任何時刻,波動中心有連續的波動軌跡,頻率(能量)、曲率(波長倒數,動量)在波動中心表現為最大,外圍波動與波動中心對稱同步,但波動強度趨減,與中心距離愈遠,強度愈弱,有一個分布規律。
    波具有極強的包容性和穿透性,波動中心體現為定域性,波的無限延伸(任何時刻的延伸而不是傳播延伸)體現為非定域性。量子本體之間的波動幹擾(疊加或者疊減)破壞了原有的波的空間分布穩定狀態,需要調整量子的態(方向、距離、能量)這就出現了相互作用效應。粒子的運動速度不能大於光速,但粒子之間相互作用傳遞速度是可以遠遠大於光速的,量子糾纏和量子通信由此成為可能。
    筆者嘗試使用將引力常數開平方的方法解釋萬有引力作用,使用將精細結構常數(即電場常數因子)開平方的方法解釋電場力作用,能使引力(或者電場力)常數不是僅僅依附於相互作用公式,而是分別依附於作用雙方的粒子,(相當於場對粒子的依附性),能在公式計算級別與實驗事實吻合,不失為一種探索相互作用機制的新思路。
    (詳見筆者:《探索物理基礎結構及相互作用機制的新思路》. 北京:科技傳播,2020-02 (上)。)
    11)因果決定性。
    在傳統哲學理論中,因果決定性是一個尚未完全解決的問題。人們都相信因果決定性,如果沒有因果決定性,世界上就沒有任何規律可言,但如果一切都是因果決定性,就會陷入宿命論,一切都是設計好的既定程序,豐富多彩的世界將不複存在,任何一個新的認知和行為都不可能出現。傳統理論研究因果決定性問題,大都從事件發生的時間關聯入手,忽視了因果決定性的發生機制問題。
    發展實在觀認為,因果決定性也有一個從無到有、由淺入深的發展進程,在客觀的真實自然狀態的基本事實階段即無序的本原狀態下,一切都是隨機的(是本質的絕對隨機,而不是受概率支配的如同量子不確定性的數理隨機),不存在任何因果決定性。只有發展到有序的物質實在階段,因果決定性才逐步發揮作用。即使到了此階段或者更高級階段(如人類社會)因果決定性已經成為主流,原始的非因果決定性仍然保持一定的影響。(盡管會越來越弱)否則世界不可能這樣豐富多彩,那種認為今天的航天飛船奔向火星是幾萬年前一顆流星落到地面上的因果鏈必然結果的觀點,顯然是荒謬的。由此,既堅持了客觀實在必然性的觀點,又避免了絕對化的自然主義。
    如何解釋由無序向有序發展的必然性呢?這是因為底層的實在與非實在的均勻化和各向對稱性,是基礎的事實,不存在因與果關系,而由以太向波粒統一的發展過程,因果決定性已經逐步形成並開始發揮作用了。
    以發展的、辯證的觀點認識因果關系決定性,對解釋意識和行為的發生機制,確認主觀能動性和意志的作用有著重要的意義,既承認了過去和現在事態的真相客觀性,又承認了未來事態發展的可能的不確定性,以及人對未來事態的可支配性。
    12)運動的絕對性和相對性。
    傳統哲學理論中,將運動理解為個體的一種外在屬性,發展實在觀認為必須從整體角度理解個體的運動。
    發展實在觀認為,在本原階段是不存在運動概念的,本原中的實在和非實在雖然都是既延續又永恒變化的,但變化不是運動。運動是針對具體的事物而言,是有方向可計量的,此時還不存在任何具體的事物,當然就不存在運動概念。只有實在由無序發展到有序的定態狀態,即物質實在概念形成後才能建立運動概念,物質與運動是永遠聯系在一起的。
    在均勻化的一致性的以太媒質中,任何具體的個體事物都是一份一份的波,波粒是統一的,穩定的波就是粒子,粒子就是波。粒子的運動需要"第一推動力"嗎?不需要,因為波天然地就具有運動性。粒子的運動在媒質中會與媒質發生“阻力”嗎?不會,因為粒子就是媒質中的波,粒子與媒質是協調的依存關系,只有粒子與粒子之間在相互作用時,才會表現為“阻力”或者“吸引力”。此時粒子的運動不再是“孤立的”“個別”運動,而是在媒質系統規範下的狀態。光子運動速度表現為開放式的外在一致性波動速度,靜止的正或者反粒子表現為環狀的內在波動速度,運動的正或者反粒子表現為部分外在部分內在的波動速度,合成仍為光速,可用洛倫茲變換公式描述。於是,粒子的運動既表現為絕對性,即相對於媒質的運動方向和速度,又表現為相對性,即粒子相互之間的相對運動,但此時已不再是簡單的運動速度“加”或者“減”關系,而是在媒質絕對參照系中的“相互作用”關系。
    13)無限與有限。
    發展實在觀認為,宇宙永遠是具體的,具體宇宙是無限與有限的對立統一。無限與有限具有對立性,雙方都力圖突破對方的限制,但任何時刻又都是統一在一起的。無論從大的或者小的角度來看,任何具體的宇宙是無限的,外部無限延伸可合,內部無限細化可分,永遠沒有極限。但任何區域又都是此時沒有合或者分的有限狀態。不僅空間如此,時間也是無始無終的,但任何具體階段又是有限的。
         前節談到粒子運動的絕對性問題,實際上是認同了絕對“靜止”參照系的存在,在這個絕對參照系裏光速是一致的,個體粒子的運動狀態受這個絕對參照系規範,粒子的運動狀態,包括能量的真實大小並不是隨觀察者的運動狀態而改變的,而是以這個絕對參照系來度量。從這個角度思考,狹義相對論的實質並不是相對性而是絕對性,相對性是牛頓力學的觀點,狹義相對論的絕對性體現在光速的一致性和質能相關性(即個體量子的定態性)。但是宇宙是無限的,難道“整個”宇宙都是這樣的“一致”嗎?人們永遠不可能知道“整個”宇宙的狀態,或者說根本就無法對“整個宇宙”下定義,“整體”永遠都是面對局部具體宇宙而言。但有一點是肯定的:光速在大範圍的宇宙裏決不可能是處處一致的,絕對“靜止”參照系也不可能在大範圍的宇宙裏只有唯一的一個。那麼,我們目前所處的“局部絕對靜止參照系”有多大?什麼物體可視為“靜止”參照物呢?筆者認為與太陽系及太陽關聯最大,因為其他恒星與太陽系相距很遠,幹擾較少。“光行差”等實驗充分證明了這一點。
    無限與有限對立統一的宇宙觀對萬物之源的認知有重要意義。對於宇宙的有限性而言事物的發展是有“起點”的,當然也有“終點”。對於宇宙的無限性而言事物的發展則可以出現無數的“原始返終”(即返一),同時又可以出現無數的發展前景,永遠沒有起點和終點。所幸,我們處於的和面對的是局部具體宇宙,局部具體宇宙是有限與無限的對立統一,既存在實實在在的起點,同時又具有無限的可持續發展潛力。
          無限與有限對立統一的宇宙觀對人類認識自身有很大影響。地球對於大宇宙來說雖不是獨無僅有,但在已知的茫茫星空中確實是少見的幸運兒。地球人類存在於這個宇宙來之不易,發展到今天更屬不易,無論是全人類或者是任何個人,都要倍加珍惜,要認識到自身的使命。維護“人類命運共同體”決不是一句空話,是關乎地球、人類眼前生死存亡和未來無限發展的緊迫任務。
    14)意識的非確定性判斷特征。
    意識主體是形式實在發展的產物,能自主接收外部客體對象呈現的信號,並通過意向確認接收後的信號之間產生的聯系成為“信息”,對信息進行存儲和加工,信息之間隨機組合成新的聯系成為“判斷”。這種判斷是非確定性的,即使是可靠程度非常高的判斷也是“非確定性”的,因為主體對客體不存在什麼“心靈感應”,也不可能僅憑“現象”做到准確“反映”和“符合”。主體與客體之間只能通過現象和接收、行為和反饋發生弱關聯,主體相對於客體唯一的高明之處就是作出推測性判斷,(計算機也能做到這點)既然是推測,當然只能是非確定性的,而後由實踐檢驗評價該判斷的“真理性”程度。
    意識的非確定性判斷特征使得意識的發生機制可以是多樣化的,能包容某些不完備的認知方法,如:缺乏窮盡性的歸納法、缺乏嚴密邏輯性的演繹法、缺乏完整“公理”體系的理性思維、缺乏嚴密因果關聯的經驗實證、缺乏精准反饋的自我意識反思、碎片化的與他人意識的交流,等等,都可以產生非確定性判斷,當然這些認知方法本身也在實踐的檢驗調整下逐步完備。以這種方式理解意識的發生,似乎是模糊的不准確的,實則可以避免絕對化的認知方法偏見,拓寬認知渠道,有利於通過不斷試錯,最後經由實踐驗證,獲取相對正確的認知,逐步揭示真相和真理。主客體弱關聯觀點、信息實在觀點、非確定性判斷觀點和實踐檢驗觀點,對正確理解先驗論、現象學和其他認知哲學有一定幫助。
    從信息加工整理的角度來著,邏輯思維尤其是抽象思維起著重要的作用。但是從新知識產生的角度考慮,非理性思維(非因果關系決定性)即突變的靈感是創新思維的源泉。無論是人腦或者是計算機,如果僅按既定的邏輯思維、程序運行,是無法出現新的認知的。只有突變,才能出現新的程序和結果,形成新的非確定性判斷,再由實踐檢驗,將符合信息反饋回主體,符合度最高的判斷將會逐步"置頂"成為新的有價值的新知識。由此可見,信息實在概念對意識的理解,在意識的“符號說”基礎上融入了“連接”要素,非確定性判斷又為“心智”“靈感”、“自我意識”和“主觀能動性”的實現提供了實在性基礎,可以極大地提高“純粹理性”的認知功能。
    如果說大自然有一個由無序向有序、一般狀態向具體個別狀態的突變進程,那麼人類的認知也必然有一個由有序向無序、具體個別狀態向一般狀態的突變進程。傳統西方哲學在探尋事物背後的超越本質時,大都是面向具體的個別事物,使用“還原論”的解析方式去探尋萬物之源,人們認為“一般寄寓於個別之中”。通常情況下這種研究方式並沒有什麼問題,但必須認識到有序狀態不是永恒的,個別是一般狀態演化的結果。例如某個巨大的宇宙區域,可能什麼具體的質子電子都沒有,按說任何個別都沒有,當然就不可能有寄寓於其中的一般了,但是當兩個外來的質子高速對撞時,立即會生成各種一致性的正反粒子對,似乎揭示了一般的普遍存在,個別就潛在於一般之中(形式潛在於質料之中)。可見,簡單的還原論思維方式在認知深層次問題時,不一定總能解決問題,尤其是探尋終極超越性本質時必須采用新的、突變性的研究方式。
    對萬物之源狀態的認知,單純依靠對象感知通過經驗歸納是無法得到的,必須遵循經驗與理性結合、歸納法與演繹法結合、理論與實踐結合的認知路線。充分運用現象學的本質直觀和現象還原方法,在經驗歸納的基礎上,運用波普爾的證偽主義,提出猜想作為初步的先驗知識(注意:是經驗基礎上的靈感式理性先驗,而不是先天)演繹得到對具體事物本質性的非確定性的綜合判斷,再經實踐檢驗,去偽存真,逐步發現萬物之源的真理。科學實驗的大量事實證明了“波粒統一”觀點的正確性,證明了發展實在觀對本原的推測是合理的。
    本文提出發展實在觀,從探索萬物之源開始對傳統形而上學、存在論等傳統哲學問題闡述了一些個人觀點。以這樣的方式理解形而上學,使之充實了辯證法因素,不再是一成不變的代名詞,也不必承擔虛無主義的責任。存在論中的存在者如何存在的問題也有了較好的解釋方式。哲學領域博大精深,本文僅涉及一些初始的議題,冒然發表了一些不成熟意見,敬請專家學者指正。

閱讀: 327904

推薦閱讀

史上首次 科學家成功用「月球土壤」種出植物 

500兆噸歷史最大彗星 向地球飛來

天文學家透過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的哈伯太空望遠鏡(Hubble Spa

飛行員疑似拍到UFO 五角大廈正式釋出影片

美國戰鬥機飛行員拍到不明飛行物體的影片,幾年前被一家私人企業披露後,五角大廈如今正式

光的本質

光現像是時空中虛實二象的典型表現:虛——空間;實——物質粒子。光,是宇宙虛實聯動的現

縱橫宇宙(三)

小張的話音一落,周圍的景物就開始加速變小起來。“啊,這樣坐著就可以上天啦???”大家

縱橫宇宙 (四)

四周的景物逐漸變大起來。草坪也在擴張著,地上的小草很快成了蘆葦、灌木一般。不久,空中
李梅 徐豫蓉 劉蘊琦 恆興地產 吳維安 楊紅 無限地產 兄妹地產團隊 區域中心 愛家窗簾 UPS Chinatown 萬通貸款 泛宇 美途國際旅遊
新聞報微信

部分内容源自网络或由讀者提供, 如有問題請電郵至: ad@lvcnn.com
© 維加斯新聞網
All Rights Reserved. ©2018 Las Vegas Chinese News Network Co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