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本地新聞 简体  
鵬翔律師樓

警方:90%行人交通死亡事故 係行人過失造成

2025年03月06日   維加斯新聞報
記者鯤鵬/綜合報道

        拉斯維加斯大都會警察局(LVMPD)週三(3月5日)表示,發生了今年第 12 起致命的行人交通事故。
        這起事故發生在大學中心大道(University Center Drive)和東吐溫大道(East Twain Avenue)交口附近,肇事司機因精神障礙而被警方逮捕。
        雖然“行人過錯”不適用於本案,但 LVMPD 交通部門表示,其管轄範圍內發生的 90%行人致命交通事故都是由行人過失造成的。
        其中包括週二早上在博爾德高速公路(Boulder Highway)和熱帶大道(Tropicana Avenue)交口附近發生的一起致命事故。
        這起事故促使大都會警察局在官方“X”上發帖,提醒社區民眾不遵守交通法規的危險,包括在繁忙的十字路口。
        警方還附上了交通事故發生時的錄影監視器畫面。
        “我們多次看到許多行人不按信號燈穿越馬路、在人行橫道外過馬路、在有迎面駛來的車輛時過馬路,甚至躲避車輛過馬路,這完全是在冒著生命危險,”LVMPD 交通局長布萊恩·科爾(Brian Cole)上尉說道。
        大都會警察局稱,週二早上 5 點左右,兩名行人闖紅燈過馬路時,其中一名行人撞上了汽車。司機試圖避免碰撞,但未能成功,導致行人死亡。
        涉事司機不願在鏡頭前透露身份。他表示當時不知道行人的狀況。
        “我通過路口時交通标誌是綠燈,他倆卻試圖闖紅燈過馬路。當他們注意到有車駛來時,試圖跑得更快。當時我在中間車道,並試圖在遠處車道上避開他們,”他說。
        居住在該地區的人們說他們經常看到那裡的交通安全問題。
        “有很多行人橫穿馬路,汽車會對他們鳴喇叭,”經常在十字路口附近行走的艾米莉·貝納德(Emily Baynerd)說。
        “這非常危險,在拉斯維加斯地區到處都是,”住在附近的克里斯汀鮑爾斯(Kristin Powers)說。 “你知道,過馬路必須小心,注意保護自己。”
        科爾上尉說,對於這類行人過失導致的交通事故,從統計數據看起來並不樂觀。
        “過去四年來,行人交通事故死亡人數逐年穩步攀升,從 2021 年的 33 人增加到去年的 63 人,”他說。
        柯爾上尉指出,去年發生的 63 起行人交通死亡事件中,有 51 起是行人的過失造成。
        柯爾上尉提醒民眾,解決這個安全問題有很簡單的步驟:
        ●在光線充足的行人穿越道上過馬路。
        ●當信號燈指示過馬路時快速通過。
        ●不要在車流之間穿梭。
        ●穿著鮮豔的衣服。
        ●與迎面而來的司機進行眼神交流。
        警方表示,無論出於何種原因,為了節省時間而忽略安全匆忙過馬路是非常不值得的。
        “你希望從行人通勤中節省的那 30 秒,可能會結束你的生命或改變你的一生,”科爾上尉說。
        科爾強調,司機們也必須盡自己的一份心力。不要分心駕駛,提前註意潛在的安全問題,並放慢車速。

警方:90%行人交通死亡事故 係行人過失造成
LVMPD 交通部門表示,其管轄範圍內發生的 90%行人致命交通事故都是由行人過失造成的。

閱讀: 49404

推薦閱讀

機場和大學附近7車連撞惡性事故 7人送醫

據克拉克縣消防局(CCFD)稱,週三在拉斯維加斯中心區機場和大學附近發生多車相撞事故

ALDI拉斯維加斯第三家店 5月中旬西南區開業

ALDI(奧樂齊超市)在拉斯維加斯的第三家新店於近日公佈開幕日期。

I-15 Tropicana立交橋竣工 時隔3年重新開放

I-15 和 Tropicana 立體交叉計畫帶來的許多交通問題將於週四最終得到解決

拉斯維加斯夏季澆水限制5月1日生效 違規將被罰

隨著整個拉斯維加斯山谷地區用水量不斷攀升,南內華達州水務局(SNWA)官員提醒居民,

哈里6日維加斯出席戴安娜獎典禮

協助警方追捕逮嫌 2 調度員受表揚

李梅 徐豫蓉 劉蘊琦 李昭夏 恆興地產 Cindy zhou 吳維安 楊紅 無限地產 兄妹地產團隊 愛家窗簾 UPS Chinatown 區域中心 富通貸款 文道律師事務所 蔡文偉聯合律師事務所 泛宇 陳雲卿  潘憲章 陳冬玲 權威保險-于娟 Windmill 兒童牙醫診所
新聞報微信

部分内容源自网络或由讀者提供, 如有問題請電郵至: [email protected]
© 維加斯新聞網
All Rights Reserved. ©2018 Las Vegas Chinese News Network Co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