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美國房地產資訊平台Zillow在6月發布的報告,自2019年以來,全美房屋保險費劇增加了38%,幾乎是同期中位房主收入增幅(22%)的兩倍。
Zillow指出,在最大的都會區內,典型房主的保險費每年從1,200到4,000美元不等,約佔家庭收入2%。自2019年以來,平均每年保費已增加約500美元。
不過,Zillow也表示,全美主要市場之間存在顯著差異。 “例如,波士頓自2019年以來保費上漲14%,每年增加267美元;而邁阿密同期保費則上漲57%,增加了1,478美元。”
氣候高風險區
報告發現,保費上漲最快的地區,往往是“氣候風險相對較高”的地區。
邁阿密的保費漲幅自2019年以來為全美之冠,其次為加州的沙加緬度、佛州傑克遜維爾(Jacksonville)及維吉尼亞州的里奇蒙(Richmond)。
這五個地區都面臨極端天氣的風險:邁阿密、傑克遜維爾與里奇蒙主要面臨強風威脅,沙加緬度則有嚴重的野火風險。
保費與房屋可負擔性
Zillow預測,在某些市場中,保費上漲對房屋可負擔性會造成更大影響。
以新奧爾良為例,當地有84%的住宅面臨嚴重洪水風險,幾乎所有住宅皆有極端風災風險,保費若上漲30%,那麼可負擔房屋的數量將下降逾12%。
在俄克拉荷馬市,約有25%的住宅有嚴重野火風險。若保費上漲30%,可負擔房屋將減少近11%。
但是從全美範圍來看,情況並不嚴峻。 Zillow補充說,即使保費上漲30%,全美可負擔房屋的整體庫存僅會下降約1%。
地區性差異大
這種地區性差異也見於另一份報告中。今年1月15日,美國財政部轄下的聯邦保險辦公室發布的報告指出,受“重大天氣事件”影響社區的房主,其支付的保費普遍較高。
報告指出,2018年至2022年間,全美氣候風險最高的20%郵遞區號地區的家庭,平均每年支付的保費為2,321美元,比風險最低20%的地區的保費高出82%。
美國消費者聯盟(Consumer Federation of America)住房事務主任莎倫・科內利森(Sharon Cornelissen)4月1日發表聲明警告,房屋保險費飆升“正讓從鹽湖城到新奧爾良等地的住房危機惡化,全美各地房主都感受到了壓力”。
她表示:“如果我們想保護可負擔的購屋選擇,聯邦與州層級的政策制定者必須採取行動,來抑製成本上升並降低個人與社區的風險。”
對房屋市場的影響
房屋保險費上漲對房市構成威脅。它會提高每月購屋支出,可能導致潛在買家延後購屋計畫。
此現像也影響房地產開發商,特別是建造可負擔住宅的業者。從建設到後續物業管理都需要保險,整體費用上升恐使開發商卻步。
LendingTree在3月17日發布的報告指出,全美約有1,130萬棟房屋未投保,相當於全美每七棟房屋就有一棟沒有保險。其中,新墨西哥州的未保險房屋比例最高,其次為西維吉尼亞州與密西西比州。
LendingTree房屋保險專家羅伯・巴特(Rob Bhatt)表示,保險在某些地區變得非常昂貴,甚至難以取得,這也使許多家庭面臨著只要一場災難就可能傾家蕩產的風險。對某些人來說,這已成為一個兩難——是繼續付電費和養家,還是支付保險費?這的確是個艱難的抉擇。
保費上漲最快的地區,往往是「氣候風險相對較高」的地區。
閱讀: 101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