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立貝卡/綜合報導)站在區域司法中心的台階上,Arbor View中學高三學生Brayden Boulter沒有談論自己的未來規劃、即將到來的畢業典禮,或是高中生涯的最後時光。他談的是位於西北拉斯維加斯山谷、距離他學校僅幾步之遙的一處「危險」人行橫道。
他的高三同學、18歲的McKenzie Scott在穿越這條馬路時,被一名疑似酒駕的駕駛撞擊身亡。
Boulter說,那裡真的很危險。我以前每天早上走路去學校時,經過那個人行道都得格外小心,那裡需要更好的警示燈號與更嚴格的交通執法。
在Scott遇害後,5月6日另一位行人—23歲的Joree Odabi於Warm Springs路和 Torrey Pines大道附近被疑似酒駕者撞擊身亡後,行人安全議題登上了當地媒體版面。
Scott遇害後,民眾在她出事地點、學校門前的North Buffalo大道發起「Justice for McKenzie」遊行。
Ashley Brewer也是參與者之一。她的兒子是Arbor View中學的九年級生,4月11日就在同一個人行橫道上騎自行車時被車撞傷,造成右腿螺旋性骨折。
Brewer表示,我寧願是我受傷,也不希望看到這些孩子出事。我兒子倒下時,那輛Toyota的輪胎離他的頭只有幾英寸遠。
--「所幸,人們還會感到憤怒」
每一次行人命喪車禍都是悲劇,但McKenzie Scott的死,似乎更深刻地觸動了社區。
長年推動拉斯維加斯山谷行人安全的倡議者Erin Breen說,社區的反應讓我感到慶幸,人們還會感到憤怒。
Breen是UNLV(內華達大學拉斯維加斯分校)交通研究中心旗下「道路公平聯盟計畫」(Road Equity Alliance Project)的負責人,近30年來致力於改善當地交通安全。
Breen表示,在南內華達,行人安全已是困擾多年的老問題。從我投入交通安全教育以來,年年都能見到為汽車而非行人設計的街道所帶來的悲劇。
根據大都會警局統計,截至5月4日,今年拉斯維加斯地區的行人死亡數較2024年同期下降了19%,從27人減少至22人。
但Breen指出,2024年的總數或許不是衡量交通安全成效的理想參照基準—當年僅大都會警局轄區內就發生了63起致命行人車禍。
她說,整個2024年,克拉克縣的行人死亡總數接近100人,確切數字是97人。相比之下,2009年僅有29人喪命。
儘管如此,根據內華達州公共安全部資料,2025年前四個月克拉克縣的行人死亡總數,已較2024年同期下降26%。
雖然Breen傾向將肇事責任歸咎於駕駛人,但大都會警局發言人Robert Wicks認為,行人本身也需提高警覺。
Wicks說,截至5月7日,警局轄區內今年發生的致命行人車禍中,有六成為行人違規導致。
Wicks表示,很多時候,人們是在禁止穿越的地方橫越馬路,這就是問題的一部分。這是整個社區的議題,不能只怪交通或行人。每個人都該提高警覺,並遵守交通規則。
以Brewer兒子的車禍為例,大都會警局的報告指出,他是「衝入車道」,因此被判定為肇事方」
Brewer不同意這份報告。她表示,這幾週她情緒低落、飽受憤怒折磨,部分原因是她在Scott出事前,就已警告這個人行橫道的危險。
4月25日,Brewer寄信給克拉克縣學區警察局交通部門,在信中她形容Buffalo 大道上這段路不安全,甚至是個充滿敵意的環境。
她在信末詢問,是否能申請設立交通協管員(crossing guard),或至少為人行橫道設置警示燈。
Brewer表示她從未收到任何回覆。對此,學區一位發言人表示,需透過公共記錄申請程序,才會進一步回應這封信的內容。
--潛在的解方
Scott不幸身亡後,拉斯維加斯市發言人Jace Radke透過電郵表示,市府目前正在該地區進行交通研究,將需要收集數據,並花費一些時間完成。
Radke也指出,目前學校周邊的交通控制設備、安全設施、標誌與人行道均運作正常,且設置位置合宜。
他並提到,市府正在執行一項試辦計畫,在Cimarron高中與Gibson國中設置交通協管員。雖然部分國中已有交通協管員,但大多數仍未設置。
截至目前,Cimarron是學區內唯一設有交通協管員的高中。
該試辦計畫目的是評估在中學甚至高中設立交通協管員的成效,預計會持續至本月底。
多數專家認為,若要打造更安全的街道與人行空間,需透過多元策略共同實施。
利害關係人一致認為,這將包括升級人行橫道基礎設施、加裝警示燈、提高行人自我防護意識,還有最重要的—要求駕駛遵守交通規則。
Wicks說,這當中涉及很多層面:教育、執法與工程,但如果大家都能遵守本來就存在的法規,事情就不會失控,也不會發生那麼多致命事故。
行人死亡事件頻傳,民眾上街遊行倡議道路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