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加斯訊)2025年7月26日,由內華達華人協會主辦、UNLV亞裔及亞裔美國人研究機構(Asian & Asian American Studies Initiative)協辦的社區觀影活動,在內華達大學拉斯維加斯分校(UNLV)馬喬里·巴里克藝術博物館(Marjorie Barrick Museum of Art)舉行。活動免費開放,吸引了近百位以拉斯維加斯華人居民為主的觀眾到場參與,現場氣氛熱絡。與會者包含學者、社區工作者及關心城市規劃與華人未來的民眾,大家齊聚一堂,共同觀賞紀錄片《Big Fight in Little Chinatown》(中文譯名:《唐人街大奮鬥》),並在觀影後展開深入對話。
這部由華裔導演Karen Cho執導的紀錄片,帶領觀眾穿梭於紐約、舊金山、西雅圖、洛杉磯、多倫多、溫哥華與芝加哥等城市的唐人街,以深刻的歷史視角和充滿現實張力的畫面,揭示這些華人社區如何在城市開發、房地產擴張與政策調整的夾縫中,面臨逐步被擠壓、蠶食甚至消失的危機。
觀影結束後,一場以「社區對話」為主題的座談會隨即展開。座談由內華達華人協會會長Jenny Koo顧雅文(洺語)主持,嘉賓包括UNLV亞裔研究學者Elenis Wong、Dr. Christina Ong,以及負責中國城走廊改建計劃的資深業者Minjia Yan。嘉賓們從文化認同、族裔歷史、城市政策與社區規劃等多個角度出發,深入探討唐人街的文化意義與當代挑戰。
在三位嘉賓分享完畢後,現場也開放問答時間,與會者踴躍發言,表達自己對中國城發展的看法與建議。有民眾表示,拉斯維加斯的中國城未來除了是餐飲與購物中心外,更應融入中國文化元素,成為弘揚中華文化的重要空間。
特別值得關注的是,拉斯維加斯目前正處於中國城走廊改建工程的初始階段。該項目被視為推動城市觀光經濟與亞裔多族群融合發展的重要契機。然而,從其他城市的前車之鑑來看,若缺乏社區參與、文化敏感度與整體規劃意識,這樣的「改建」很可能最終會演變成「消失」的起點。
近期,包括韓裔、日裔、越南裔與菲律賓裔社群在內的多個亞裔族群,紛紛提出打造「亞洲城」的願景與訴求。面對這樣的趨勢,華人社區該如何守護自身的歷史脈絡?又該如何在發展中提出兼具傳統與現代的建設性方案?本次放映活動可說恰逢其時,成為在地華人發聲的重要平台。
Minjia Yan也特別提醒大家,負責中國城走廊改建項目的相關單位,預計將於秋季舉辦Townhall形式的公開會議,廣泛徵詢民眾意見。她鼓勵大家踴躍參與,把握與市府對話的機會。
內華達華人協會會長顧雅文(洺語)呼籲廣大華人居民積極參與中國城走廊改建的公共討論,把握發言權,提出務實且具有遠見的建議,避免重蹈北美多地中國城「都市更新」後文化失根的覆轍。也提醒大家要多多參與公共事務,之後也會舉辦議事廳(Townhall)活動,鼓勵大家和參選的議員法官做面對面溝通,選出真正能夠為我們發聲的候選人,並做好選民登記的工作(因為才能知道做為投票的您是亞裔/華裔,我們才能達到四兩撥千斤決定性少數的力量!
電影放映當日下午,現場亦備有茶水與點心,讓與會者在輕鬆氛圍中交流觀點、建立連結,共同思考——我們理想中的中國城,該是什麼模樣?並且更加進一步的了解華裔參與公共事務的重要性。(文/內華達華人協會提供)
Jenny Koo顧雅文(洺語)和三位分享嘉賓合影.
會場一角.
內華達華人協會會長Jenny Koo顧雅文(洺語)(右1)主持座談會.
|